固定资产清理是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的重要会计操作,正确的账务处理能清晰反映资产处置的过程和结果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固定资产清理分录的账务处理。
一、固定资产转入清理
当企业决定处置固定资产时,首先要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。
借:固定资产清理
累计折旧
固定资产减值准备
贷:固定资产
这里的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是一个过渡性科目,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以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,贷方登记固定资产清理的变价收入、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等。
二、发生的清理费用
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,可能会发生一些费用,如清理人员的工资、运输费、装卸费等。
借:固定资产清理
贷:银行存款等
这些费用增加了固定资产清理的成本,所以计入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的借方。
三、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、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
如果固定资产有出售价款、残料价值或变价收入,应将其记录下来。
借:银行存款、原材料等
贷:固定资产清理
例如,出售固定资产收到价款存入银行,就借记“银行存款”,贷记“固定资产清理”。
四、保险赔偿的处理
如果固定资产的处置有保险赔偿,应作如下分录:
借:其他应收款等
贷:固定资产清理
待实际收到保险赔偿款时:
借:银行存款
贷:其他应收款
五、清理净损益的处理
1.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,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,借记“营业外支出——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”科目,贷记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。
2. 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,借记“营业外支出——非常损失”科目,贷记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。
3. 如为贷方余额,借记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,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——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”科目。
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账务处理,就能准确完整地记录固定资产清理的全过程。例如,企业出售一台旧设备,原价 100 万元,已提折旧 80 万元,出售价款 20 万元存入银行,清理过程中发生费用 1 万元。账务处理如下:
转入清理:
借:固定资产清理 20
累计折旧 80
贷:固定资产 100
发生清理费用:
借:固定资产清理 1
贷:银行存款 1
收到出售价款:
借:银行存款 20
贷:固定资产清理 20
清理净损益:20-(20 + 1)= -1,属于处置损失
借:营业外支出——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
贷:固定资产清理 1
通过这个例子,能更直观地理解固定资产清理分录的账务处理流程。